武当秘传·太乙仙鹤功
图片
2025大吉
NEW YEAR
图片
图片
图片
真正的功夫修炼,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更需要内在的领悟。只有将“求”与“悟”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在勤奋努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
图片
关注武宗
学
天下武功
图片
图片
武派当 悟道活法真·功夫自上身
图片
图片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武当太乙仙鹤功可追溯至明代武当道门对上古仿生修炼法的系统性整合。该功法在武当太乙天鹰门中被定位为入门必修的初级动功,其历史脉络与武当山内丹修炼传统及道家仿生哲学深度交织,形成了独特的"以形引气、神形兼备"的修炼体系。
仙鹤功的雏形可上溯至先秦时期道家对自然生灵的观察。揭示武当太乙门内功文化中大量仿生功法源自上古真灵子的创造,此人将鹤类"振翅、啄击、独立"等自然姿态提炼为养生导引术,后经汉代方士改造融入导引术系统。至明代,张三丰在武当山整合道门传承时,将鹤形修炼法与内丹术结合,指出张三丰曾观蛇鹤相争悟阴阳刚柔之理,由此创立了融合鹤形的太极拳体系,这为仙鹤功的成型奠定了基础。明末清初,武当龙门派太乙门坤道妙箐在传承中强化了鹤形与周天运转的结合,最终形成包含32式具体架路的系统功法,其动作命名如"仙鹤饮水""白鹤亮翅"等,均保留着鲜明的仿生特征。
太乙仙鹤功体现了武当内家"动中寓静"的核心思想。详述该功通过模仿仙鹤的32个自然动作,配合特定呼吸节奏,实现"以动引气"的周天循环。其修炼分为三个层次:初级阶段注重形体舒展,通过"振翅式""引颈式"等架式活动肩颈关节,配合"吞咽津液"激发肾气;中级阶段强调气随形转,在"盘旋式""望月式"等复杂动作中引导内气沿手三阴经贯通任督;高级阶段则追求"形神化鹤"的境界,提到修炼至深处会产生"飘飘如仙"的离地感,实为内气充盈后引发的本体感知变化。这种递进式设计暗合《钟吕传道集》所述"炼形化气"的丹道次第,将形体锻炼与内丹修炼熔于一炉。
该功法的核心机理植根于武当特有的"内景导引"理论。揭示其与远古"大舞"的承继关系,通过特定肢体语言激活"气脉记忆"。修炼时要求"心胸虚静、意念在先",在"展翅"动作中想象双臂化为鹤翼导引少阳经气,在"独立式"中通过单足站桩激发涌泉穴地气。这种"形-意-气"三位一体的修炼模式,使习练者在半年内即可贯通小周天,较传统静功显著提速。其关键奥秘在于动作设计暗合人体经络走向,如"饮水式"前俯动作配合吞津,直接刺激任脉承浆穴至丹田的气机流转。
武当太乙仙鹤功属于初级功法,和静功一起练,能很快打通手三阴、三阳经,还能打通小周天,为之后学习更高级的太乙天鹰功打下基础。
太乙仙鹤功功谱:
太乙仙鹤武当传,三阴三阳通周天。
静立舒心把势起,调和气息三提沉。
提翅抹面引气功,展想飞翔通阳阴。
低头饮水吞津液,三次点头益身心。
展翅飞翔气至手,低头饮水再吞津。
握爪藏气作三次,开合贯气气自匀。
左右斜飞单展翅、双臂展翅紧相跟。
低头抱气三饮水,展翅看地手下伸。
展翅观天仰头看,丹田抱气固肾根。
展翅下按须要慢,前推后仰竟深沉。
盘旋抱翅伸右臂,击掌再作左盘旋。
蹲身下按腰前探,接作抄抱后转身。
抄抱转身向左转,双臂折翅如推山。
展翅抱爪复击掌、信步觅食步逍遥。
南北都要走六步,左右分翅腋下掏。
上飞采气弹右腿,转身左弹采气涛。
收气归元周身润,乾坤运转左右摩。
天地六合皆归我,太乙收功气自然。
注:学练功法之前,要先把这个功谱背熟,这对学习和理解功法很有帮助,希望读者别不重视。
【功法】
1. 起势
1. 面向东方,双脚并拢站直,双手自然垂在腿的两边,掌心朝着身体内侧。
2. 左脚往左边横着迈一步,两脚平行,宽度和肩膀一样,全身放松。
[要领]:脖子挺直,头顶好像有根绳子往上提着,双眼微微闭上,牙齿扣住,嘴唇合上,舌头抵住上腭,面带笑容,肩部下沉,肘部下坠,膝盖微微弯曲,手腕放松,胸部含着点,背部挺直,腰部和胯部放松。把心里的杂念都抛开,意念集中在丹田,用自然的呼吸方式,站大概半分钟,让精神平静下来,心平气和后,就可以开始练功了。
2. 三提沉
两手转动,让掌心向后,接着按照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的顺序,握成空心拳。然后,把胸部往上提,带动手臂,手往上提高大概10厘米,这时手心转向内侧,再把双肩、手臂、手往下放松落回原位(这时候身体微微探腰),这就是一次提沉,连着做三次。
[要领]:手上提的时候吸气,下沉的时候呼气。手上提的时候,意念想着气从手三阳、三阴经上升到大椎穴;下沉的时候,气从大椎穴经过肩、肘、腕,一直到手指。要是练功的人有高血压,下沉的时候意念就引导气往地下三尺走。这个动作主要是引导气,动作要慢,别太快。
3. 提翅抹头面
1. 两手向前平着举起来,手心相对,宽度和肩膀一样,高度和肩膀平齐。
2. 弯曲手肘,两手向上,沿着面部往上抹,一直抹到头顶、头背后,两手的劳宫穴斜对着风池穴。
3. 两手往上抹,经过头顶,再沿着面部往下抹,到天突穴前面的时候,把掌心转向下,经过胸部、腹部,按到下丹田的位置,手心斜着朝内,放在小腹处。
[要领]:两臂往前举和弯曲手肘往后收的时候,都别耸肩、架肘,动作要圆润、缓慢。两臂往前举、抹到脑后的时候吸气,往前抹下按的时候呼气。
4. 展翅飞翔
1. 两手指尖相对,弯曲手肘,沿着身体前面往上抬,抬到下颏的位置时,收到面前,手心向外翻,斜向前,大拇指和食指相接,虎口相对,撑成圆形,放在口、鼻前面。
2. 双手向两侧摆动,掌心向前,接着掌心转向外,双臂向左右两边平着撑开,成一字形,手掌立起来。
3. 肘部下坠,手腕放松,小臂往内收,和身体大概成45度,手指微微弯曲并拢。
4. 以手腕和手指带动手臂,向外撑开,再还原成立掌的姿势。一撑一收算一次,连着做三次。
[要领]:展翅飞翔这个动作要配合呼吸,也就是张开的时候吸气,合拢的时候呼气。展翅(向外撑)的时候,意想气从大椎穴到肩、肘、腕、手指;弯曲收回的时候,气从手指到腕、肘、肩、大椎穴。这个动作主要是练手三阴、三阳经,打开劳宫穴。
5. 低头饮水
1. 双手手腕放松,十指微微弯曲,手心向下,像振翅一样(以手腕为轴,双手上下颤动),身体向前弯曲,头部向前、向下俯,下颏往内收,同时两手从身体两侧向下,像抄水一样,在脚前面合拢。
2. 身体慢慢直起来,头稍微往后仰(打开廉泉穴),同时两臂微微向内旋转,两手十指相对,好像捧着水一样,拿到口前面,翻掌向外,成三角形空圈,咽下口水;两手距离面部大概3 - 5厘米。
[要领]:身体向前弯曲、向下弯腰的时候,尽量做到最大程度,但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可而止。饮水咽津是这个功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咽津的时候,用意念把津液送到下丹田。学习的人练大概三个月,就会感觉到津液大量分泌,往下咽的时候能听到汩汩的声音。
6. 三点头
1. 两手向左右两边分开,掌心转向前,指尖大概和耳轮一样高。
2. 两手手腕用力,向前平推出去,手掌展开,手指伸直,手臂微微弯曲,同时下颏微微抬起。
3. 两肘下坠,小臂往回收,和身体成45度,十指微微弯曲;同时下颏微微收回。
第2和第3两个动作反复做三次。
[要领]:向前推和向后收的时候要自然,身体微微向后仰,脚掌稍微虚着点,意念守在手心的劳宫穴;收回的时候,身体微微前倾,脚跟稍微虚着点,意念在双手。
7. 展翅飞翔
动作和要领和第4势一样。
8. 低头饮水
动作和要领和第5势基本一样,但是和第5势有点不同的是:双手不是捧到面前,而是放在小腹上。
9. 握爪藏气
1. 前伸:两小臂带动两手向内旋转,手心转向上,两手的四、五指相接,像托着东西一样,往上托,再向前伸出去。
2. 握指:然后两手同时向下翻,握住手指,就是让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二节指背接触,拇指肚轻轻相接,两手背向外,同时探腰(含胸、收腹)、提肛。
3. 收回:上一个动作不停,两手收回来,指尖和腹部接触。
4. 压(藏气):两手伸直,压向腹部,平放在肚脐两边,两肘同时稍微向后收。
整个动作连续做三次。
[要领]:呼吸配合自然就行,前伸、握指的时候,两肘稍微向前张开,身体微微向前探,吸气;压掌的时候,头稍微仰起,呼气。
10. 开合贯气
1. 凑:两手十指微微弯曲,成空心状,像捧着东西一样,向前伸出去,两臂成弧形。
2. 合:两手腕合拢在一起。
3. 开:两手往内收到腹前,收的过程中,手腕慢慢分开,和捧出去的时候差不多。
4. 压:两手慢慢平压在腹部,两中指轻轻按在肚脐上。
以上动作连做三次。
[要领]:呼吸配合用腹式顺呼吸,顺其自然。两臂向前伸的时候要挺直腰,往后收的时候要含胸、提肛。
11. 左右单展翅
1. 左臂向外旋转,手心翻向上,指尖朝右;同时右臂向内旋转,手心转向下。
2. 两掌在腹前上下合拢(右上左下),右手顺时针转、左手逆时针转,两手拧旋翻转,摩擦劳宫穴(拧的时候两肘自然向后收),在胸前合掌,手指斜向上。
3. 右手向右前方45度伸出去,手心向外,手指朝上,手腕和肩膀平齐,同时左手向后拉,拉到左肩上面、左手前面,手指向上,手心朝右前方,虎口对着耳朵,右脚跟微微抬起来,身体稍微向右侧转,重心移到左腿上。
4. 右手收回来,左手向前落到胸前,手背向下,放在右手心上,也就是右手心击打左手背。这时候右手的内劳宫穴和左手的外劳宫穴相接。
5. 拧转向内翻转摩擦,变成左掌托右掌(手心向下),往上提到左肩前面,手指向上,手心朝左前方。
6. 左手向左前方伸出去,手心向外,手指朝上,手腕和肩膀平齐;同时右手向后拉,拉到右肩上面、右耳前面,手指向上,虎口对着耳朵,左肩跟微微抬起,身体稍微侧转,重心在右腿上。
[要领]:击掌的时候要轻点,肘别贴靠在胸胁上,要含胸扣肩。
12. 双展翅
1. 左手收回到左肩上,手心斜向前,虎口撑圆相对。
2. 双手向左右两边平着撑开,成一字形,手腕用力,手掌立起来、手指伸直。
13. 低头饮水
动作和要领都和第8势一样。注意别忘了咽津。
14. 下展翅看地
1. 左臂向外旋转,手心翻朝上,指尖朝右;右臂向内旋转,手心向下,指尖朝左。
2. 两手在腹前合拢,拧转摩擦劳宫穴(右手顺时针转,左手逆时针转),在胸前合掌,手指斜向上。
3. 右手沿着身体中线向下按,手心向下,指尖斜朝下;同时左手上提到右额侧,虎口对着耳朵,手心斜向右,手指向上。
[要领]:眼睛看着拧手、合掌,然后跟着右手向下看地面;同时身体重心向左移,稍微提起右脚跟。
15. 上展翅观天
1. 右手上提,左手沿着身体前面落下来,在胸前右手心击打左手背,两手心斜向上。
2. 左右手同时向内旋转,变成手心朝下,左手沿着身体中线慢慢向下按,同时右手上提到右额侧,虎口对着耳朵,手心斜朝上;头向后仰,眼睛看着天空。
[要领]:眼睛跟着右手上看天空,同时身体重心移到右腿上,左脚跟稍微提起。第14式和这一式,都是拧手的时候吸气,向下看(或向上看)的时候呼气。
16. 丹田抱气
1. 左手上提,同时右手下落,左右手在身体两侧展开。
2. 两手相对,向前、向内合到腹前,手指相距大概十厘米,两手向内合抱的时候,手掌稍微向外张(以手腕为轴)。
3. 抬起手臂,两臂向外撑开,到身体两侧,臂外撑的时候两手稍微向内弯曲(以手腕为轴),然后再合到腹前。
[要领]:开合动作要轻柔,打开的时候像拉丝一样,合拢的时候像聚山一样,用意不用力,意念集中在劳宫穴,呼吸和动作配合自然。
17. 展翅下按
1. 两臂向外旋转,两手掌心转向上,再向身体两侧展开(手臂微微弯曲),这个动作术语叫“云翅”。
2. 两手向上划弧(臂向内旋转),向内合到前胸的两侧,阳手变成阴手(手心转向下),中指相距20毫米左右,缓缓向下按到腹前。
[要领]:两手在身体两侧各划一个圆弧,到双手向下按到腹前,要一气呵成。有高血压的患者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身体两侧划弧,上提神庭,手心朝下,提起的时候稍微快点,下按的时候稍微慢点,意念跟着下按到涌泉穴。
18. 前推后仰
1. 两臂向内旋转,向前撑掌上提(两臂微微弯曲、和手掌共同组成圆形),高度和肩膀平齐,手心朝前、手指向上。
2. 两肘下坠,向内收,两手向外旋转,两小臂在胸前交叉(左臂在外),手心向内。(术语叫劳宫护气户)
3. 两臂向内旋转,两手向外撑开,和肩膀一样宽,手指向前。
4. 两手用柔和的力量向前平推,手腕和肩膀一样高,推到最前面的时候,展开手掌,伸直手指,手腕用力。
5. 两肘下坠、手收回到两肩上方,手心向前,手指向上;同时头向后仰,印堂穴对着天空。
[要领]:向前推的时候,要让肩、肘、腕成一条直线。肢体要协调,向前推的时候,身体微微前倾,脚跟稍微抬起;后仰的时候,前脚掌微微离开地面。
19. 右盘旋抱翅
1. 两臂向外旋转,两手向前、向下划弧,再抬起来,到胸前击掌,手指斜向上。
2. 云手:右脚向右开一步,同时右手心向下,向右伸出去,向右后方划弧,到身体侧面的时候,手心向后,大拇指向下,手掌微微弯曲。
3. 抱翅仰头:接着上一个动作,右手从腋下穿出来,和左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手按气户;左脚跟向外摆,身体向右转30度,右脚跟提起来,成虚步,头向上仰,眼睛看着斜上方,重心在左脚上。
4. 捋:左手向外旋转,手心变成朝下,右手变成手心朝上;左右手同时向相反方向(左下右上)捋出去,左手捋到左腰前,右手捋到右上方,手掌微微弯曲,高度不要超过头。
[要领]:右手向右后方划弧的时候,身体微微前倾。
20. 左盘旋抱翅
1. 左云:右手收回到腹前,左手向左伸出去(手心向下),向左后方划弧,到身体侧面的时候,弯曲手肘,勾手,放在腰背后。
2. 抱翅仰头:接着上一个动作,左手从左腋下掏出来,和右臂在胸前交叉(左臂在外),手按气户,同时右脚跟向外摆,身体向左转30度,左脚跟提起来,成高虚步,头向后仰,眼睛看着左斜上方,重心在右脚上。
3. 捋:右手向外旋转,手心朝下,左手下移,手心转向上;左手上捋,右手下捋到右腰前,左手在左上方,高度不超过头。
[要领]:和第19式一样。
21. 蹲身下按
1. 左脚跟向外摆,右脚跟向内扣,向右转体成30度开立步,同时两手向左右、向下、向内划弧,在胸前击掌,手指斜向上。
2. 两手向内旋转,肘向外开,手心朝下,手腕分开,十指相接成空笼状,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两手向下按到下腹部(大概和膝盖平齐),大拇指距离腹部大概10厘米。
[要领]:马步下蹲的时候,上半身要保持正直,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尤其不能前俯后仰或者凸臀;双手向下按时,要向前探腰。
22. 抄抱后转身
1. 双手稍微向内旋转,再向外展开,手心向下,手指向前,宽度比肩膀稍微宽一点,上一个动作稍微停顿一下,接着双手从两侧向下划弧抄抱,手心向上,好像捧着东西一样,两臂弯曲,手呈圆形,抄抱的动作越靠近身体越好。
2. 身体重心移到右腿上,以左脚跟为轴,脚尖向右内扣90度,身体向右转,体重移到左腿上;右脚向后退一步,脚跟向内扣,左脚跟向内扣90度,这样就转身180度,身体从面向东转成面向西。
[要领]:扣步、摆步、转移身体重心的时候,身体和脚步要协调,不要前俯后仰。转身的时候两臂还是保持环抱的形状。
23. 抄抱左转身
1. 双手稍微向内旋转,再向外展开,手心向下,手指向前,宽度比肩膀稍微宽一点,上一个动作稍微停顿一下,接着双手从两侧向下划弧抄抱,指尖相对,好像捧着东西一样。
2. 右脚跟向外摆,左脚跟向内扣,转体90度成左虚步(转成面向南),两手保持提物的样子,和身体同时转动;然后,两手向上、向内移动,两臂在胸前交叉(左手臂在内,右手臂在外),两手的劳宫穴对着气户穴。
[要领]:扣步转身要协调自然,虚步提臂的时候身体稍微向后仰,左 脚尖点地。
24. 双折翅前推
1. 上半身微微往后转动,两臂向上抬起,同时向内旋转,抬到和胸部一样高的位置,这时手心翻转向外。接着,两臂向上、向左右两边,再向背后划弧线,手臂向外旋转,手心转朝上,从腋下掏出来,手指向前方。
2. 把左脚提起来,向前移动,然后落下来,形成左弓步。与此同时,身体微微向左转,两手向内旋转,使掌心向前,借助腰部的力量,向前推出双掌。两手腕要和肩膀平齐,宽度与肩膀一致,手腕用力,展开手掌,伸直手指。
[要领]:折翅和推掌的动作要和脚步配合协调,落步和向前推掌这两个动作要同时完成。呼吸方面,配合逆腹式呼吸(刚开始学习的人,可以先用顺腹式呼吸),折翅的时候吸气,弓步推掌的时候呼气。
25. 展翅抱爪
1. 身体重心往后移动,左脚尖向内扣90度,身体向右转,面向西方,右脚跟也向内扣,站成开立步。同时,双手向右水平摆动,左手收回到右胸前,握成拳,拳心朝内。右手向右后方划弧线,手臂向外旋转,向内收回,也变成拳,从胸前收回来,与左小臂交叉抱在胸前,拳心对着气户,右拳在外面。
2. 身体向前探腰,双拳变成手掌,同时从下方开始,向左右两边划弧线,一直划到面前,然后双手击掌。
[要领]:展翅抱爪的动作要连贯流畅,一气呵成,身体要跟着手部动作转动。
26. 信步觅食
1. 转动双手,身体重心向左移动,左脚尖向内扣,接着体重从左边移到右边,右脚尖向外摆,形成右虚步,身体转动90度,面向北方。在转体的同时,两臂向内旋转,向左右两边展开并向上抬起(这时拳头变成手掌),手腕微微弯曲,肘部下坠,手心朝下,和肩膀一样高。
2. 左脚向前(朝着北方)迈一大步,然后落脚的时候步子变小,脚跟先着地,接着重心向前移动,变成左弓步。同时,两手微微下落,再向上抬起(就像鹰翅拍动的样子,上抬和下落的幅度不超过20厘米)。
3. 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落脚时步子变小,脚跟先着地,重心向前移动,变成右弓步。两手的动作和迈步要同时进行,也就是抬腿向前迈步的时候,手和手臂抬起来,落步的时候,手臂落下去。
4. 再向前迈左脚,手法和步法和第2步一样。像这样一共向北迈出三步。
5. 身体向后坐,以左脚尖为轴,脚跟向右摆动15度左右,右脚跟着向前迈步,完成180度转体,变成面向南方,脚落地后成左落步,双手在胸前交叉合抱,握住手指,拳心对着气户,左手在外面,右手在里面。
6. 重复第1步到第4步的动作,方法和之前一样,只是方向相反(也就是向南迈步)。
7. 身体向后坐,左脚跟向内扣,右腿向前迈一步,转体90度,变成面向东方的开立步。同时,双手在胸前交叉合抱,左手在外面,右手在里面,劳宫穴对着气户。
下面详细说一下从中间位置向南走三步,再转身向北走三步,最后回到中间位置的过程:
8. 起身,身体向右转90度,面向南方,成右虚步,双臂向外展开,掌心向下。
9. 向前(向南)迈左脚,动作和第2步一样。
10. 向前迈右脚,动作和第3步一样。
11. 再向前迈左脚,动作和第4步一样。
12. 向前迈右脚,转身180度,面朝北方,成左虚步。
13. 向前迈左脚,动作和第2步一样。
14. 向前迈右脚,动作和第3步一样。
15. 向前迈左脚,动作和第4步一样。
[要领]:走仙鹤步的时候,要迈大步然后落小步,姿态要自在逍遥。落左脚的时候,眼睛看右前方,落右脚跟的时候,眼睛看左前方。两臂起落要轻快,用力点在肩膀上,全身动作要协调一致。
27. 左右云翅
1. 身体向左转,两腿形成拗步,面向西方。抬着的两手同时向下落,经过身体前面,收回来并划弧线回到胸前,交叉相抱。
2. 右掌向前、向右、向后、向内划弧形环绕(这个动作叫云翅)。同时,右脚向前迈一步,站成开立步,右手再从腋下掏出来,向上抬起,在胸前与左手轻轻击掌,手指斜向上。
3. 左掌向前、向左、向后、向内划弧形环绕(云翅),从腕下掏出来,向上抬起,在胸前与右手轻轻击掌,手指斜向上。动作和第2步基本一样,只是方向相反。
[要领]:划弧的时候,身体要跟着转动,保持协调一致。
28. 右弹腿上飞采气
1. 身体重心向右移动,左脚跟向内扣,右脚跟向外摆,向左转体90度,面向南方。同时,左手手腕用力,向下按到左胯前,右臂向外旋转,向上扬起,直到头顶,掌心向上。
2. 重心向前移动,借助腰部的力量,让右腿弹起来向上踢,脚面要绷平,右手从高处迅速落下来,拍击脚面。
3. 左脚向前落步,脚跟先着地,形成左弓步。同时,双手向前上方飞起,左手在上方,略高于头部,右手在左小臂内侧,手心斜朝上。
4. 双手向内合拢,向右下方捋过来,到下腹部的时候,右手心转向里,手指斜朝下。同时,右脚扣起来,向右转身。
[要领]:和右边的动作一样,只是左右方向相反。
29. 左弹腿上飞采气
1. 转体面向北方,成左虚步,左手上扬到头顶,手心斜向上,右手向下接到右胯侧。
2. 身体重心移到后腿,左腿弹起来向上踢(发力点在腰部),左手从高处迅速落下来,拍击脚面。
3. 左脚向前落步,脚跟先着地,形成左弓步。同时,双手向上飞起,左手在上方,略高于头部,右手在左小臂内侧,手心斜朝上。
4. 双手向内合拢,向右下方捋过来,到下腹部的时候,右手心转向里,手指斜朝下,同时右脚扣起来,向右转身。
[要领]:和右边的动作一样,只是左右方向相反。
30. 收气归元
1. 转身面向东方,站成开立步,双手顺着胸部向上提到肩部,手心朝里。向上抬的时候,手臂向内旋转,双手从颈部穿向脑后,大拇指向下,劳宫穴对着风池穴。
2. 双手沿着后脑向上抹过头顶,再沿着面部向下,按到下腹部,这时手心转向里,大拇指与肚脐平齐,贴在腹部上。
[要领]:收气归元这个动作,要用意念引导气,让气在小周天运行。双手向上提的时候,意想丹田的气经过会阴,通过尾闾,沿着督脉上升到大椎穴。双手沿着颈、头、面、胸向下抹的时候,气从百会出发,经过山根,通过膻中,向下运行到下丹田归元。
31. 乾坤运转
双手轻轻按在腹部,先逆时针揉三圈(从左边开始,逆时针方向揉到右边),然后顺时针揉三圈(从右边揉到左边)。揉腹的时候,意念集中在丹田,配合逆式腹呼吸,前半圈向上揉的时候吸气,后半圈向下揉的时候呼气。逆时针和顺时针各揉三圈之后,咽下一口津液。揉腹的时候,全身要协调放松,随着腹部左右转动,自然调节重心,做到乾坤运转,让阴阳表里混元归一。有肠胃病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揉腹的次数。
32. 收功
双手沿着带脉向身体两侧分开,再向下移动,中指到达环跳穴。肩膀放松,肘部下坠,十指放松下垂。身体重心向左移动,轻轻提起右脚,靠到左脚旁边,体重平均分配在两腿上,轻轻握拳,屏住呼吸,睁开眼睛,用力吹出身体内的浊气(这里说的“吹”,就是向外吹气,要发出声音)。
[要领]:收功动作要缓慢。揉腹的目的是把采来的天地之气补充到自身元气中,然后把身体内的浊气、病气沿着胆经下送到涌泉穴排出体外,达到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的效果,最终实现祛病强身、颐养天年的目的。
【注意事项】
太乙天鹰门气功属于武当道家的基础功法,主要作用是祛病健身。从开始到结束,动作都要缓慢、柔和、圆润、连贯、协调、自然,全身放松,用意不用力。等动作熟练之后,逐步达到“用意念引导气,用气来带动身体”的境界。呼吸方面,要根据练功者的体质和功法水平,结合各个动作的特点,交替使用自然呼吸、腹式顺呼吸或者腹式逆呼吸,注意不要用嘴呼吸,养成用鼻子吸气、鼻子呼气的习惯。在整个练功过程中,要一直保持舌抵上腭,当口内津液饱满的时候,要用意念把津液送到丹田。另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雷雨天不要练功;
2. 心情不舒畅的时候不要练功;
3. 吃得太饱或者太饿的时候不要练功;
4. 不要在烈日下、疾风中练功;
5. 冬天早晨有浓雾的时候,等雾散了再练;
6. 最好不要吸烟、喝酒,尽量少接近女色;
7. 食物最好选择清淡且有营养的。
刚开始学习这套功法的时候,练一遍大概需要五六分钟,等功法熟练之后,会延长到七八分钟。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一遍接着一遍地练3到5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